12月23日,“科学与中国”院士科普报告会——“健康生活 从齿开始”在我校未央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陕西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延潮出席报告会,党委副书记、校长巩守平致辞。报告会由党委副书记熊冬梅主持。
“科学与中国”是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发起,中国科学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高层次公益性科普活动,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服务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在广大院士的积极响应下已开展活动2000余场,成为引导科技界和科技工作者强化科普责任、参与社会公益的一面旗帜。
巩守平在致词中代表我校全体师生对赵铱民院士一行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敬意。

党委副书记、校长巩守平致词

党委副书记熊冬梅主持
赵铱民院士以“健康生活 从齿开始”为主题作科普报告。他表示口腔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中国是口腔医学最早的发源地,口腔医学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赵铱民院士重点介绍了口腔健康对咀嚼功能系统的重要影响,他讲到,影响咀嚼功能的口腔疾病主要有牙体牙髓病、牙周疾病、牙列不齐、牙列缺损和缺失、口腔黏膜病和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健康不仅影响咀嚼功能,对全身健康也有影响。口腔疾病可引起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吸入性肺炎、神经内科疾病和糖尿病等,口腔健康还对社交形象造成影响。他强调,保护口腔健康有五点秘诀,一是日常保健。要正确刷牙,正确使用牙线和漱口液。二是定期洁牙。也即洗牙——利用超声波高频振动来清理牙垢,可以去除牙石、菌斑、色斑等。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牙齿洁治。三是及时补牙。小的浅龋可及时填补或直接抛光,现代口腔医疗技术和材料完全能满足各类补牙需求。四是及时镶牙。要及早修复缺失牙,以防带来继发问题。五是正畸治疗。对于生长发育完成后的牙颌畸形,选用各种矫治器正畸治疗,严重畸形者需手术和正畸联合。未成年人可以矫正,成年人同样可以矫正。

赵铱民院士作科普报告
在交流与互动环节,赵铱民院士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师生均对他始终坚守至精至诚的医者信条,用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于方寸口腔内谱写熠熠生辉的大医华章表示真挚敬佩。这场科普报告会,如知识火种,点燃我校师生探索口腔医学热情,更似健康航标,指引未来医护人员重视口腔健康、传递科普力量,助力全民迈向口腔健康之路。


交流互动环节
(供图:党委宣传部 审核:苟兴春)